赞扬与责备

[英] 特丽·阿普特
引 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亲子之间的、夫妻之间的,还是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充溢着赞扬与责备。赞扬可能比食物更滋补。而责备会伤害和羞辱我们,剥夺我们的尊严、骄傲和快乐。我们对赞扬和责备的接受途径可不仅限于公开表达的夸奖或抱怨,我们还会根据别人的表情、眼神、短促的感叹词、肢体动作,感悟出其中带有的赞同或反对,正面或负面的态度。总体来说,我们会下意识地把赞扬与责备的态度带入每一次与他人的交流之中。 在最初接触一件事物的一刹那,我们不但已经自动处理了事物本身包含的信息,同时也会形成对它喜欢或厌恶的观点。我们更有意识的思想也许正在别处打转——明天的计划,或是即将展开的工作。可是,在意识的背后存在着一张自动运转的评判表。它是自古以来保证人类生存的重要工具,让我们对面前的人做出反应:是应该接近,还是退避三舍?“他们是敌是友?”“我能否信任这个人,他和蔼的外表是否只是伪装出来的?”这种反应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位神经学家曾这样说:“我们经历的一切情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这两者之一……对接近或退避的选择,是一个有机体针对它的生存环境所做出的基本心理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大脑也进化出了更细腻、深邃、变化万千的评估。我们仍有兴趣推断一个人是危险的还是可信的,但是,我们也会从更复杂的社会层面考虑:这个人是否会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及困难;我们是否与他们心有灵犀;我们是否愿意与他们一同进餐、说笑、争论;他们对我们的回应是否积极。在这里,评判的两套系统(接近和退避,赞同和反对)能塑造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每天早上一醒来,我们就开始记录周围人的好与坏了。我丈夫会悄悄地爬上楼梯,一声不响地递给我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我本来正在考虑一早上要开的会议、当天的天气、需要穿戴的雨具,但这些念头会在那一刻烟消云散,让位给一句突如其来的赞扬。“他真好,”我会想。而对我这句未出声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