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

冯俊新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了非常深刻的改变。无论是对中国经济本身而言,还是通过横向的对比,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改变的程度之大、影响之深。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城市化、经济活动区域集中度提高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 第一个变化来自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乡分布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迅速城市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制造大国,同期城市化水平也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得到了很大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更加迅速。197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只有17.9%,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44.9%,30年中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整整27个百分点。只要再用几年时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会超过50%,中国将逐渐成为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国家。而且,这种城市化进程正呈现出加速的迹象。1978—1995年每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提高0.65%;而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字已经提高到了1.27%。一些学者开始从忧虑中国城市化水平过于滞后变为担心这种高速的城市化是否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脱节。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观察,我们发现所有今天的发达经济体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其高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体来说,城市化政策的制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一般规律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那么,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是否存在一个一般的发展规律?如果存在,那么中国的城市化符合这一规律吗?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问题,我国是否已经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或者说离这一阶段还有多长时间?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现…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