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白莲教研究

杨讷
前言 白莲教产生于南宋初年,入元大盛,甚至传入高丽和日本。遍布各地的堂庵,人数众多的教徒,元廷对它的扶掖与禁止,它对元廷的依附与冲击,都说明白莲教是元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佛教派别,有认真加以研究的必要。 我研究元代白莲教始于二十年前。1983年我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元史论丛》第二辑上发表论文《元代的白莲教》,1989年我编的《元代白莲教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也在中华书局出版。论文与《汇编》均引起一些反响。我对若干问题的看法(包括《汇编》的取名),有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将论文扩充为专著。我需要修正一些错误,补充一些资料,进一步申述自己的某些看法,对不同意见作比较细致的讨论。这便是写作本书的意图。 在过去的论文里我曾谈到白莲教在南宋的情况,但资料准备不足,写得很简略,篇名不敢兼题宋代。现在这本书虽然在南宋部分有所增补,还是没有勇气在书名上加一个“宋”字,原因如故。 本书引用的白莲教资料大部分是《汇编》已经收入的,我在交代这些资料的出处时一并注明它们在《汇编》中的页码,以便持有《汇编》的读者查阅。 杨 讷 二〇〇三年岁末于北京 第一章 白莲教的产生 ●创建人茅子元 ●建教的简单经过 白莲教产生在南宋初年,渊源于佛教净土宗。 白莲教创始人俗姓茅,名子元,吴郡昆山(今属江苏)人。父母早亡,少年时代投本郡延祥寺出家,十九岁落发,习止观禅法。据传,他在延祥寺为僧二十多年,有一天在禅定中听到乌鸦叫声,豁然悟道,随即口颂四句偈言:“二十余年纸上寻,寻来寻去转沉吟。忽然听得慈鸦叫,始信从前错用心。”由此开始,茅子元致力于创建一个新的教派,迅速取得成绩。几年以后,他在淀山湖建白莲忏堂,“劝诸男女同修净业,自称白莲导师,坐受众拜”。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白莲宗,即白莲教,时间是在宋高宗绍兴(1131—1162)初年。 北宋、南宋之交,社会动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