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匈牙利]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
图片 从被拒稿的天才物理学家到诺贝尔奖热门人选 1967年3月30日,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出生于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Harghita)的一个匈牙利族家庭。他的父亲拉斯洛·巴拉巴西(László Barabási)是历史学家、作家,也是塞克勒博物馆的馆长。因为这一得天独厚的便利,童年时代的巴拉巴西得以自由徜徉在博物馆的图书室和各类收藏品中,甚至能够查阅只有极少数历史学家才能够查阅的文件。 年少时,巴拉巴西一度梦想成为雕刻家,但在高一时,因为在当地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所以整个高中阶段他都将兴致转向了科学与数学领域。自然而然地,当1986年考大学时,他进入位于罗马尼亚首都的布加勒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Bucharest)攻读物理与工程学专业。在此期间,巴拉巴西开始进行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方面的研究,并成功发表了3篇论文。1989年,巴拉巴西和他父亲移民匈牙利。两年后,他开始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罗兰大学(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而且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被列入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招收计划。获得博士学位后,巴拉巴西在IBM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而这个阶段,也是巴拉巴西第一次对网络产生了巨大的研究兴趣,并将今后的研究方向确定为网络科学。 图片 虽然在学术之路上一直顺风顺水,但是巴拉巴西在1995年撰写的第一篇关于网络的论文,却连连被几家核心期刊拒稿,因为对方认为:“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但是,他并没有气馁。1999年,巴拉巴西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该模型后来被命名为“BA模型”(Barabási-Albert model),并一举颠覆了网络的本质,成为众多后来者研究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