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言

韩东
第一部分 写作、创作、工作 (2010-2014) 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 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最好的乡土小说也一样。因为有生活于此的人所没有的敏感,有对陌生事物的热爱,还有无知造就的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口对心是最基本的,是诚实也是真实的一个前提。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就是鼓励说不同的话,说你自己的话。 鉴别一位写作者是否自觉,要么他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要么他的语言方式是有传承的,但这种语言方式已经不那么热门,甚至于冷僻。对我而言,他就不是在人云亦云。 好歌胜于一切,为什么还要写诗呢? 为何要保卫诗歌?需要保卫的诗歌不堪一击,不保护也罢。 ········ 对一个“怎么写”已经具足的人而言,“写什么”自然更重要。“怎么写”已经具足指什么?就是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写法,并行之有效。 一代人执着于“怎么写”,这没有问题,但“写什么”却被一再忽略。后者也是阅读和进入写作的一个重要视角。“怎么写”一头独大是有其背景的,因为对“文以载道”的反驳。反驳和思想上的厌离让我们付出了代价。 1.开始写作时的焦虑集中于“写什么”。紧接着,2.“怎么写”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人滞留在这一阶段。3.“写什么”的问题再次被触及,但已经不是当初的“写什么”了。阶段不同,涉及的问题已然不同。 大格局的情形也一样。古典时期的重心在于“写什么”。现代主义以降的焦虑在于“怎么写”。如今是否又回到了“写什么”成为某种共识的时段? 有志于文学的初学者关注“怎么写”,但如果你弄笔十年以上再纠结于此就没必要了。“写什么”理应再次成为重中之重。当然,这两个问题属于一体两面的同一个问题,但毕竟有两面。关于写作的目的、方向和致力方式需要不断地来回反省。不假思索的惯性或者为其惯性的辩护不可取。 ········ 多读多写的道理在于,小说和小说自成一个世界。要沉浸于这个世界,学习这个世界的语言,做这个世界的公民。对一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