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

星贤
你可曾真正了解过《道德经》? 你可曾知道中华文明之根究竟是什么? 你可曾想过我是谁? 前言 《道德经》或称《老子》是春秋时期出生于陈国(后被楚国所灭)的老聃所著。老聃(亦称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即周朝图书馆的官员),其见周室衰微,欲隐居避乱,途径函谷关时,在守关令的请求之下,写下了此书。 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经》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根本经典。此书主要是写给社会精英阶层的,实为“内圣外王”之道,故被誉为“万经之王”。可以说,《道德经》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五百年。 老子是一位悟道的说法者,因此被道教奉为道祖。其实老子并不代表道教,就像释迦摩尼并不代表佛教一样。原本与宗教无关的老子及其思想,是在后人的宗教化包装之下,才被蒙上了厚厚的神秘感。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道与德,其包含哲学,高于哲学,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老子仅用五千字就揭示出了宇宙本源及其生成原理,阐释了自然规律与圣王之治,指明了为人之道与处世之法,并向世人呈现了一套超凡入圣的独特价值观。 《道德经》是华夏上万年古老文明凝结出来的智慧精华,其中体现了高层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绝非泛泛空谈。老子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守护者,在即将隐退之时,将其所领悟的大道用极其精炼的笔法深入浅出地揭示出来,从而为中华留下了大道之根。《道德经》蕴含了道的精神,保藏了中华的文脉,承载了弘扬大道的使命。时至今日,参悟《道德经》仍然是中国人寻找文明根源和精神家园的最佳途径。 中国只有找到属于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才能寻回自己的文化之源与民族之魂,才能实现文化的伟大复兴,从而重塑国家自信,推动人民自觉。今天,当我们用现代的视角重新凝视《道德经》的时候,将会发现中国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内核其实就在那儿,它正静静地等待着向更高的文明层次迈进的人们去摘取、去点亮。 对《道德经》的误传与误解 老子作为先秦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