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社会

刘彦文
序 〔英〕沈艾娣 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历史的学者都会认识到水利灌溉在此地是多么的重要。20世纪中叶,甘肃中东部地区的人们为灌溉农田而尝试利用洮河水资源,这本书是关于这项尝试的研究。本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将灌溉系统的社会角色从传统中国拉近到当代,还在于以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视角拓宽了20世纪全球史以及极富戏剧性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的研究视域。 最近几年,有许多学者都十分关注水利系统在中国区域化运作的历史。这提醒我们,在长期将灌溉工程看作传统中国国家建设之关键的同时,水资源的分配同样在前近代到近代中国基层权力的构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尤当如此。这些都为本书提供了背景知识。 然而,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与更大范围的全球史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20世纪同样是一个将大型水利工程付诸实践的世纪,远不止在中国,还有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系列工程,苏联斯大林时期对大型水利工程的热衷,以及蕴含着社会发展理念的埃及阿斯旺大坝等等。所有这些巨型工程都有同一个信念,那就是将它们孕育的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及增加国家力量的动力,这是这一时段全世界政治精英的核心信念。 因此,当政治因素与冷战时局形塑这些大型工程的实施时,它们的基本方法和目标同样被这些因素的鸿沟所塑造。许多这类工程的目的都是发电,但是灌溉本身也极具吸引力,因为它饱含着将土地从沙漠变成绿洲的美好愿景。然而,从长远来看,它们巨大的规模往往招致争议,许多工程后来被证明产生了当时不曾预见的环境影响。中国的故事是这些历史当中的一部分。1930~1940年代,来自西方国际发展组织的工程师开始介入中国灌溉系统改造工程;到1950~1960年代,来自苏联的专家也在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发挥了作用。然而,我们对中国经验仍所知甚少。也正因为此,本书是对这一类型的全球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就像这一时期的其他水利工程一样,引洮工程规模巨大,因此它所带来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