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建构

[德] 阿梅龙(Iwo Amelung)
编辑说明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涵盖文、史、政、经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成立后,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尤其重视结合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为此先后组织了基地重大项目“‘普世性’与‘各别性’: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结构的转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文化交流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等。因此机缘,中心也与多家研究机构开展了富于成效的合作,邀请到具有不同背景的学者参加课题的研究。同时,中心研究人员也受邀参与到多家机构所组织的课题中。主要包括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朗宓榭(Michael Lacker)教授主持的项目“中西学术交流:历史与哲学的维度”、日本关西大学承担的文部省COE项目“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基地”,以及张寿安教授主持的中研院主题研究计划“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1600~1949”等。 “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的出版,正是上述合作研究的产物。汇集的研究成果包括:沈国威《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陈力卫《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阿梅龙《真实与建构——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孙江《重审中国的“近代”》、潘光哲《创造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章清《会通中西——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各位学者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皆关注到近代学科知识成长的一些面向,展示出各具特色的研究。 近代学科知识的成长之所以值得关注,乃是因为此与近代世界的诞生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同步成长的。包括物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一系列今日统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的近代学科知识,之所以奠定了近代世界的基础,在于其提供了有关现实世界新的解释,还支撑起对于社会理念的合法性论证。换言之,对于“现代性”(modernity)的认知,理解也好,质疑也罢,或都有必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