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全二册)

黄楼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接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引言 本书以“神策军与中晚唐宦官政治”为题,对这一时期所独有的“宦官政治”诸问题展开探讨。所谓“宦官政治”,乃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宦官集团之势力全面干预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甚至左右朝政,凌驾君主之上的一种畸形的政治格局。中晚唐宦官政治起于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神策两军中尉制创立,止于昭宗天复三年(903)朱全忠尽诛宦官,前后延续一百余年。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历史上,中晚唐常被视为衰世、乱世。这一时期的政治问题,学界常概括为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三大问题。如所周知,政治演进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历史进程,用并列的三大问题概括,虽无大误,却把中晚唐政治史条块分割为三部分,有片面化、简单化的嫌疑,无法体现唐宋社会剧变中政治演进的历史规律,制约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中晚唐政治史理应受到更多的学术关注。 近些年来,日本学者提出的唐宋变革论受到普遍重视。根据唐宋变革论的假说,由唐入宋,政治史领域内最显著的变革是君主独裁权力的强化。但是核诸史实,中晚唐时期,特别是宪宗遇弑以后,皇权对内受制于宦官,甚至君主废立皆出其手,对外则威权不行,致使朋党大兴、藩镇跋扈。这与唐宋变革的理论预设完全相反。论及中晚唐皇权问题时变革论支持者多语焉不详,迄今尚无有说服力的解说。 我们注意到,中晚唐皇权不振是因为皇权受到宦官集团的挟制,而唐宋变革论中只讨论君主的独裁权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