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想去京都

赵斌玮 主编
内容提要 我们习惯将京都称为古都京都。漫步京都的街头,随处可见的神社、寺庙和木质的老房子或许会让你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觉。当然,京都的迷人之处,不全在于其古朴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京都是四季常新的,每个季节的京都都有其特别的气质;京都是精致的,在这座古城里栖息着最精进的职人,诞生了最有灵气与温度的器物;京都是文人的,川端康成笔下的凄凉,谷崎润一郎眼中的美人,都是这座或荣或枯皆野草的古城;京都是茶人的,一碗宇治抹茶的香气里,藏着京都惊心动魄的过去,也安放着京都人岁月静好的当下。 序 读出另一个京都 李长声 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不一样,日本则东西有异。我们通常说日本,实际上说的是东京。东京是一个大杂烩,日本一亿多人口中有十分之一还多点聚集在这里,人口密度为京都府的十倍多。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东京人自有东京人的气质,也有别于以前的江户,这正如北京。作为外国人,一般没必要了解各地日本人的差异,九州男儿什么的,但唯一的例外是京都,或者再加上大阪,那是从历史到文化与东京都有些两样的。 京都不易懂。有个叫井上章一的京都人写过《讨厌京都》,似乎他很爱说京都的坏话,但心里着实爱京都,只是要告诉日本人一个真实的京都罢了。听说读此书的反倒多是京都人。井上很爱讲这个例子:邻人说,你家孩子钢琴弹得真好啊,这时若回答谢谢,甚至有一点得意,那可就错了,因为那可能是反话,其实是你家的钢琴声吵到了左邻右舍,诚惶诚恐地道歉才是。 游客看见的往往是表面,虽然足以尽游兴,但了解一些底里,乃至阴暗面,会别有乐趣。例如经典景点之一的“花见小路”,石板铺地,两边栉比着二层木屋,潘金莲挑帘会打着西门庆,游客却是想遇见舞伎。京都的招贴画上画的就是寺庙和舞伎,梅棹忠夫在《京都导游》一书中痛斥这两者什么也不生产,“京都的艺伎、舞伎本来是京都有钱人挥金如土而精心培育出来的极为特殊的玩物”,“是愚劣的存在”。 梅棹忠夫是有名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