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检员:勃列日涅夫之拳》

锡人小兵
1 边境外的钢铁巨兽 1976年3月7日,格莱斯丁边境检查站。 黑压的阴云缓缓飘过英吉利海峡那道无形而巨大的铁幕,横跨由冰冷钢铁与炽热鲜血所铸就的柏林墙,继而吞噬掉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上空转瞬即逝的短暂黎明,最终降临到了大高加索山脉环绕的这片苏维埃控制下的肥沃黑土地。 在这头庞大、残忍且无情的怪兽对面,人口仅460万、军队兵力尚不足4万人的加盟共和国,曾经苏维埃的坚定拥趸,今日《真理报》声讨的叛徒与国贼——阿什托兹卡——竟显得如此渺小、孤立而又无助。 苏军在边境线另一侧的两个邻国——科洛奇亚与欧布里斯坦内集结了四个方面军。共计2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师在内近30万人的庞大部队,与5000人左右的阿什托兹卡边防军互相瞪视,等待着厮杀号令响起的最终时刻。至于在双方间维持着脆弱、微妙和平的,则是由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会议上声称的一场所谓的“华约联合军事演习”。 休齐费力咬下面包,漫不经心嚼着。干涩的面包片隐隐带着股霉味儿,提醒他自己那少到可怜的薪水。 边检员皱着眉灌口牛奶,认真望着餐桌对面、摆在橱柜上的电视机。同昨日一样,新闻的焦点仍是边境线外的苏军部队: “……即便最顽固的人,亲眼见到数千辆坦克、装甲车整齐排列的壮观景象后,也会彻底改变看法。众所周知,华约集团的军事入侵已迫在眉睫,问题的关键却在于,入侵的具体日期仍不确切。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上任的党第一书记、阿什托兹卡总统对最高苏维埃党中央委员会的答复将会直接决定,钢铁洪流是否会冲垮脆弱的边境防线,并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席卷整个共和国……” 二十分钟后,步行上班的边检员抵达了检查站。像往日一样,站岗的两名军人草草核对证件便挥手放行,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粗俗、下流的荤段子上。 边检员绕过成群的反坦克锥与蛇腹形铁丝网,和用布擦拭反坦克炮膛的上士打招呼。其余炮组成员则围坐成圈,专心致志地打牌赌钱。边检员抬头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