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选集

(清)龚自珍 孙钦善 选注
前言 一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我国近代史发轫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思想犀利,敢于直言,多触犯时忌,因此在仕途上很不得意。二十七岁中举,二十九岁开始做内阁中书这样的小官。后应会试,屡次不第,直到三十八岁,才中进士,由内阁中书历仕宗人府主事、礼部祀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官微职闲,受尽排挤。四十八岁辞官南归,五十岁便卒于丹阳书院。由于他童年即随父在京,后来又做朝官,一生在京城居留时间很长,对统治阶级上层有较深的接触和了解。在学术上,龚自珍十二岁时就跟他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解字》,开始受到传统文字训诂之学的严格训练,主张由“小学”而通经。二十八岁时,又从刘逢禄受《公羊春秋》,接受了经今文学的影响,他曾说:“昨日相逢刘礼部,高言大句快无加。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其六,下引此题简称《己卯杂诗》),思想受到很大启发,决心抛开束缚思想的训诂考据之学,研究具有异义可怪之论的公羊学,利用它讥切时政,倡言改革,从而把清代的今文经学从经师的故纸堆中解放出来,与当时社会改革的潮流联系起来。关于龚自珍的生平事迹,吴昌绶编《定盦先生年谱》及张祖廉撰《定盦先生年谱外纪》(均附《龚自珍全集》之后)记载甚详,可参。 龚自珍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朝国势急遽衰落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折的时期。当时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一些封建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惊醒起来,想方设法挽救危势。龚自珍就是这一类人突出的代表,当时与魏源齐名。龚自珍担心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还无情地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朽,提倡改革,幻想对封建制度做一些局部的改良,使“衰世”回到“升平世”、“太平世”。龚自珍虽然终未跳出封建阶级的圈子,但由于他富有爱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