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师谈红楼

王国维
前言 本书收入我国国学大师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分别评论《红楼梦》的三篇文章,即《〈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和《〈红楼梦〉考证》。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简洁的语言,从精神文化、审美学、伦理学诸方面,对《红楼梦》的价值进行了挖掘,指导读者从不同视角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以《石头记》的内容情节和人物为主轴,触类旁通,进行索隐,得出结论:“《石头记》之为政治小说,决非牵强附会。”后来因胡适对此书进行了批评,在《〈石头记〉索隐》第六版出版时,作者以自序的形式作出回应。他肯定了胡适对《红楼梦》的考证,认为胡适“搜集许多材料,诚有功于《石头记》”。但同时,作者申明“唯吾人与文学书最密切之接触,本不在作者之生平,而在其著作。著作之内容……决非无考证之价值”,据此反驳胡适的指摘,称之为“没有道理之诮与”。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主张以考证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并列举了许多事例,来说明考证方法的优处;还通过考证著者曹雪芹的材料、《红楼梦》的不同版本这两个问题,具体而明白地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自叙的书。同时,他批评了几个“附会”地研究“红学”的流派,及“附会”的研究方法。最后,他呼吁“打破从前种种穿凿附会的‘红学’,创造科学方法的《红楼梦》研究”。 自前些年学界和文艺界围绕“红楼”的研究进行论争,掀起“红楼热”之后,这股热潮一直未退。为向读者提供一个对《红楼梦》价值再认识的机会,并在读者面前展现大师们在学术论争中的风范和魅力,今特推出插图版《三大师谈红楼》,方便大家闲读和收藏。 编者 2015年1月1日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图片 第一章 人生及美术之概观 老子曰: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曰:“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忧患与劳苦之与生,相对待也久矣。夫生者,人人之所欲;忧患与劳苦者,人人之所恶也。然则讵不人人欲其所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