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齐国篇

烟波人长安
这一篇主要说的是聪明,顺带着讲了一下齐国覆灭以及某个学姐在辅导员面前打我小报告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关系,不过它们本质上有相同的成分。 一 春去秋又来。秋天的第一个月,楚国军队攻下了齐国都城。我想象我也在楚国的军队里,和周围披盔戴甲的武士们一起开进城门。我不能说,那天是多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因为天气实在是坏得要命:一连下了五天的雨,把偌大的临淄下成了一座水城。我很想知道城里的民众踩着过膝盖的水上街的时候,会不会突然觉得用城墙把自己围起来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不管多么高多么厚的城墙,你总不会不开城门(否则就变成养猪了),开城门总不会只开一道,开了门总不会不靠人去守,问题是经常也守不住——这就让这座城和四面土坯的墙没有了区别。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想了也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能决定修城墙,只能参与修城墙,最多可以参与拆城墙,但是拆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一座旧城,把它造成更高更大的新城。所以他们只能一边继续上街踩水,一边大骂老天爷不通人情。老天爷怎么通人情?雨也不是只为了人下的,狮子老虎就不用踩水,更不用辛辛苦苦地修城墙——有人据此断言人比狮子老虎聪明,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 楚国军队当然是不用踩水的。临淄城所有主要道路的中央都比两侧高出不少,好像把一块布从两边挤压,中间就形成了一道隆起,数万楚国士兵便走在这道隆起上,惊讶地发现他们最多可以让六匹马并行。而两侧的路能同时过两匹马就已经算很不错了——当然这种路平时也不会过马,最多过一些瘦得要死的驴。这种路某种程度上要来源于我的想象,但这种想象又是有根据的,因为它代表着特权,而齐国就是一个信奉特权的国家。我眼中的这些隆起应当被称为“官道”,不用说,目的自然是为了做官的出行方便,同时也很给官员们撑场面,尤其是下雨的日子里,宫里养的良马一匹匹仰头挺胸,四蹄飞溅起的水花有几尺高,全落在两边行人的身上,好比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