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王小鲁
序言 中国在1978年走上了改革之路,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达到7.4%。相比之下,改革前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20年,经济虽然达到了年均5.1%的中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年增长率只有1.7%(均按不变价格计算),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改革前的1977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85美元(人民币341元,按当时的官方汇率1.84元折合为美元),改革40年间跃升到人均8836美元,从世界上特别穷困的低收入国家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以不变价格人民币计算,这期间人均GDP增长了25倍。 1977年,中国GDP总量按当时官方汇率折合175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8%;2017年中国GDP总量折合12.3万亿美元,已相当于美国的63%。按GDP总量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在这40年间连续超过瑞士、荷兰、澳大利亚、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俄罗斯、巴西、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表1给出了改革40年和之前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20年这两个时期经济成就的比较。 表1 改革40年与计划经济20年期间的经济业绩比较 图片 图片: 表1 改革40年与计划经济20年期间的经济业绩比较-续表 这40年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从中央集权的、低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一步步的改革转向了市场经济的轨道。40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几乎所有经济决策都听命于政府,企业生产、产品价格、居民收入和消费都由政府决定;企业效率很低,浪费严重,技术进步缓慢,物资严重匮乏,居民生活贫困。改革40年间,不仅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显著改善,而且经济效率有了重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大多数年份都有进步,平均每年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超过2个百分点。这些成就,就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取得的。 改革前,农村居民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