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高兴

宋晓军 王小东 黄纪苏 等
第一部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内政的愤懑并不可怕,我仍然以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前途,每件事中有盈有亏,有实也有虚。如果我们从盈中看亏、实中探虚,找到一条避虚防亏的路子,即使未如人愿,我们的情绪也不会跌落到谷底。归拢人心就有希望。 2008年给人的感觉是鬼神莫测,太戏剧性了,让各种预报名誉扫地。社会处于常态的情况下,很多事情是容易预料的。当变量太多,以往经验所提供的套路派不上用场时,也许就说明又到了未定之天。 整个80年代“传承”下来的风气就是大家喜欢拿文艺品质自炫炫人,风花雪月,误人误己。 一、必须正视的“内政愤懑” ◆宋强 情感共振点出了问 2007年冬天,我在北京电视台参加一次研讨会,这时北市正在酝酿一个大工程,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制作一个大型专题片《北京记忆》。我接了这个活儿,以后的好几个月里大家一起策划,在磕磕碰碰中把这部片子的撰稿完成了。这个专题,说白了,就是关于一个国家和她的首都梦想与实现的“豪情阐述+盛世抒情”——这个东西,不管你怎么去设置一些复调,一些舒缓的、亲民的“夕照街”式唱晚,不管你怎么编排得温馨收敛克制,肯定不能回避那种咋咋呼呼的“平安大道”“鸟巢飞跃”的大风景大挥写。一句话,你要写一部正在实现巨大扩容的时代进程的赞美诗。 那次会上,忘了是哪位说了这样一句话:要认真想一想,30周年的纪念和1998年20周年的纪念应该有什么不同。 参加这个研讨会的有著名的马未都老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大国崛起》的总编导任学安和《复活的军团》编导金铁木。会上大家都提了很好的意见,比如讲:反映成就是必须的,但是,能不能层面再丰富一些,不再仅仅把兴奋点着眼在“变化”上面?我们是否还要扣着“变化”来煽情?除了展示“变化”和时空落差、“财富史”的梦想工厂,我们还能不能说点别的? 当场我就觉得这话说得太好了! 30年和20年都搞纪念,但30年比照20年,我们真的要体现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