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婚姻的秘密

[美] 伊丽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
献给我的父亲和继父 赫米娅 哦,见鬼! 选择爱人竟要依赖他人的眼光。 拉山德 或者,即便两情相悦, 但战争、死亡或疾病重重围困, 致使它如声音稍纵即逝, 如影子一闪即过,如梦境不可长久... 黑暗张开嘴将它吞噬。 光明的事物很快归于混沌。 ——威廉·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作者自序 九年前,我二十二岁的时候,为了寻求新奇体验,也为了找份工作,我从芝加哥来到孟买。我在孟买生活了将近两年,在那段时间里,我举目无亲。由于生性好热闹,再加上思念家乡,我先后跟城里六对夫妻的家庭住在一起,也因此认识了更多夫妻。我对印度爱情故事的兴趣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萌发的。 在孟买,人们似乎崇尚浓烈绚烂、富于想象力的爱情,憧憬爱得轰轰烈烈。爱人之间往往忠贞不渝甚至近乎痴迷,若不能长相厮守,感情就更加炽热。这种爱情在银幕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印度的神话传说、印度教经文以及虔诚派和苏非派的祈祷诗中也多有呈现。我那时还年轻,被这种戏剧般的故事深深吸引。 这样的爱情也是我所仰慕的,因为它比我以往见识过的爱情更真诚、更感性。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父亲后来的两段婚姻也相继破裂,我想,他们所缺少的大概就是这份忠贞吧。父亲第三次离婚后,我再次来到孟买,这座城市似乎给了我一些答案。 我在孟买认识的所有人当中,有三对夫妻与众不同。我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既富有浪漫情调又敢于打破规则。他们梦想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却并不墨守社会习俗。他们无法忍受旧的中产阶级道德规范,当既定的爱情规则羁绊了他们的生活时,他们就创造新的规则。 我开始向他们提问一些婚姻的问题。一开始,我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过,最终,被他们的爱情故事吸引,我辞掉了在一家印度商业杂志社的工作,专心撰写关于他们的文章。我想写一写他们,进而了解他们的婚姻是如何维系的。 〰〰 记录了二十世纪中叶亚洲人生活的美国记者哈罗德·艾萨克斯曾经抱怨说,美国人对印度人的印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