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杂谈
俞挺
1. 生活
我的清华
我是抓阄选择去的清华。
但清华不是象牙塔,清华是个战场,有着自己的丛林法则、理想、爱情、友谊、背叛等社会戏码。
那时清华恢复了旧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那时最变态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毕业5年就得了重病,实在愧对母校。
那时学生大都是自己单身来报到的,就是偶尔陪着来的家长也可以和同学共挤一房。
有次接新生,一个中年人来接待站说替他领导孩子来报到,我们的回答很简单:“让那厮提着行李自己过来,否则滚”!
清华那时周边还是郊区,听得鸟叫,看得农田,第一年就连圆明园都可以任意出入。对上海人而言,整个北京也像个大郊区,除了中央的金色“庙宇”。最让上海人受不了的是食堂糟糕的饭菜,更糟糕的是师傅的态度,也许跟着女生才能吃饱,因为师傅总把女生当猪养。
学院路上的院校是泾渭分明的,校只有两家,清华、北大,其他则是院,人大是另外一回事。那时的传言是“好男不娶二外女,好女不嫁建工男,打架躲着公安大”。回顾5年,居然没和上述3个大学发生关系,无法求证也不免遗憾。
清华目高于顶,现在自谦五道口技校。清华的理工科自然牛,关键这些理工科觉得要是他们学文科自然北大复旦也不在话下。北大的也不含糊,尽管北大女生常常是清华男生的猎物,打架也不是对手,但他们自有办法,他们出了一本书,《清华是中国的发动机》,清华的还没得意过来,第二本书出了,《北大是中国的领航员》,得,清华还是被操控了。
清华那时最缺女生,所谓“清华有才子,新斋少佳人”。清华女生稀罕啊,但女生更伤不起,那些试图不轨的外校家伙包括外国家伙经常被男生围殴。
老师会对新生喝道“进了清华,要端正态度,不要觉得自己牛,牛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新生们见面就是测试水深,一大堆各级状元吵吵囔囔地看谁的本事大,成绩好、见识广、书读得多、牛B谁大等。最初一周的抻量基本可以确定今后几年的势力格局。
饥渴的高班男生则把女生群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