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那只大象(全新版)

[美] 乔治·莱考夫
图片 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 在2007年汤森路透发布的“人文学科作者被引用率最高的35人”中,乔治·莱考夫榜上有名。在这个名单当中,还有弗洛伊德、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乔姆斯基等。 乔治·莱考夫在印第安纳大学学习语言学,196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去哈佛大学任教。20世纪70年代,莱考夫开始了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生物科学相结合的新型语言研究。80年代,乔治·莱考夫与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罗纳德·兰盖克(Ronald Langacker)一同创立了认知语言学,他们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都必须能够通过人类的认知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莱考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特聘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与杰尔姆·费尔德曼(Jerome Feldman)共同主持语言神经理论项目(Neural Theory of Language Project)。 图片 乔治·莱考夫的第一部认知语言学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已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语言教练” “要是民主党早几年读了乔治·莱考夫的作品,我们恐怕不会丢了在白宫的权力。”2004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美国民主党前主席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乔治·莱考夫一直运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政治,尤其是公共政治辩论的框架构建问题。影响力深远的《道德政治》(Moral Politics)一书就是他的作品。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民主党候选人霍华德·迪安将乔治·莱考夫的《道德政治》(第二版)作为指导手册,并多次邀请他参加民主党核心成员会议。《别想那只大象》则被认为是“进步派的基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