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二十四

[宋]袁枢 撰 王永平 主编 陆学军 注译
梁氏乱亡 陈霸先篡梁 【内容提要】 《梁氏乱亡》叙述了梁朝末年侯景叛乱,梁武帝萧衍诸子不顾国家危难,相互争斗,最终导致梁朝统治分崩离析,以及原梁朝大将陈霸先趁势崛起,铲除政敌,夺取政权,最终建立陈朝的历史过程。 梁武帝萧衍是梁朝的开国之君,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七年。他即位初期颇勤于政务,但在统治中后期,则刚愎自用,不愿听取劝谏,政治逐渐腐败,国内矛盾渐趋尖锐。 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梁武帝另立第三子、晋安王萧纲为皇太子,同时为安抚其他诸子,又将其封于国内要地。结果梁武帝诸子皆控制一方,大权独揽,又都不甘居下位,互相猜疑。 梁武帝晚期,原东魏将领侯景降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叛乱,史称“侯景之乱”。叛乱爆发后,侯景领兵渡过长江,直抵建康,包围台城。面对危局,梁武帝诸子不积极应援,却内部相残,争斗不已。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陷台城后,纵军大肆烧杀抢掠,并将梁武帝囚禁起来,致其饿病而死,侯景遂立萧纲为帝,即南朝梁简文帝。不久侯景又废杀萧纲,立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萧栋为帝。天正元年(551年),侯景废萧栋自立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王僧辩、陈霸先率军大败侯景,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随之平息。 侯景之乱平息后,在王僧辩、陈霸先等劝进下,萧绎于公元552年在江陵称帝,即梁元帝。梁元帝命陈霸先镇守京口,王僧辩镇守建康。梁元帝颇具文才,工于书画,喜爱藏书,但心胸狭隘,刚愎自用,为人虚伪而残暴。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将领于谨、宇文护、杨忠领兵进攻江陵。次年初,江陵陷落,梁元帝被杀,朝臣与青壮年百姓都被掳至长安。西魏在江陵另立梁元帝之侄、昭明太子之子萧詧(chá)为帝,以继承梁朝社稷,史称西梁。西梁面积狭小,国力虚弱,依附西魏、北周、隋,并奉其为正朔,实际为傀儡政权,后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被隋朝废除。 江陵陷落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