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说史

陈大康
明代小说研究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序) 郭豫适 (一) 陈大康教授的新著《明代小说史》即将出版,在评介此书以前,我想联系明代小说、明代文学研究情况,谈一点文学遗产研究的情况、问题和看法,跟同志们讨论。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研究中,明代文学研究颇受重视,而在明代文学研究中,明代小说研究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谓成绩斐然。为什么这些年来,明代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文等)和文学理论的研究,会呈现出一种颇为热闹的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明代小说、明代文学本身确实具有值得进一步扩大、加深研究的价值;其二是处于新的历史环境之下,学者们学术思想进一步活跃开放,感受和呼应着时代的脉搏、现实的需要。这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便促使明代小说、明代文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驱动学者们对之开拓课题、更新视点、加深研究,随之也取得了超越以前的成就。 时代的脉搏和现实的需要是科学研究最大的驱动力,有些课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于发展中的社会现实所作出的敏锐的感应。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就是本书作者前几年有关明代小说的一项研究,其结果就是《明代商贾与世风》一书的出版。该书以明代小说大量形象化的材料以及有关的明代史料为据,叙述研讨了明代商贾与世风这一历史现象和问题。我们知道,明代商贾的活动及其势力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而商贾们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连同他们逐渐发展起来的势力,又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观念。历来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的商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他们的成功和影响还促使社会上出现了弃农经商,乃至弃儒、弃官从商的现象。书中所描绘的既有明代商人遭受压制、挫折,艰难挣扎的痛苦,又有他们获得成功,发家致富的欢欣;既有他们万里行商的跋涉磨难,经济活动中的苦心经营,又有过去罕见的他们那种颇为特殊的生活遭遇和生活方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