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义气

冯庆
总序 我们把这个系列的写作称作“经验史”,是为了突出它虽然基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但偏重于在我们的整体文化经验中寻找线索。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跨学科的。为经验梳理历史线索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叙事方式,因为经验是那么不稳定,它不可能完全依照理念或概念的纯粹状态来形成,而总是与一时一地的具体愿望、社会心理和情境化的实践纠缠在一起,其间的辩证性滋生着大量的内在变量。在这个领域,没有什么是必然确定的。 对于经验,我们有两种理解和使用的路径:一种是英国哲学中所讲的作为科学知识基础的经验,是那些有重复性的、可归纳的经验,是人与对象之间可以被模式化的经验,它既是科学的基础,又是习惯的根据;另一种是保持着自身独特状态的经验,在伽达默尔的分析中,它不仅难以重复,而且相反,甚至只能在“使预期落空”时才会被获得,可以说是人与对象无中介的最初接触状态。这种经验与从理论模式而来的知识质地不同,它只有在人与对象直接相遇的历史性状态中才能达到,也是第一种经验的史前状态。所以,这样的经验并不在于注释了某种既定知识,而是通过经验本身促成经验的开放性,迫使人在这种悬空中重新编织以前的经验并理解知识。它说明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情况,而是事物在生活中的情况,所以它是历史性的,而不是知识性的。叙述经验史就意味着,历史不能被放入普遍知识的叙述中,不能被博览会化,否则经验就会变成差异的代名词,变成异国风情,从而失去可理解的情景。 这个系列“经验史”的写作,是以百年来的文化变迁为对象的一种历史叙事。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线索相对稳定的中国文化中加入了海量的新观念,并且是在一种强大的外力的逼迫下加入的,这似乎造成了巨大的历史断裂状态。当然,在所有文明的历史中,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一些观念的改变,而我们这100年所经历的有所不同——大量的新观念加入后,虽然也在经验层面上发生作用,但对经验本身而言是非经验的。 在变局中,通常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