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白人
[美] 内勒·拉森
【译者序】
读书的时候,课上讲过这本书。时光流转,很多东西都不记得了,却记得书名passing和里面两个女人截然不同的抉择。
这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之一,作者内勒·拉森的另一部作品《流沙》也同样载入了史册。故事由一封信带来的回忆而起,一下将读者带入了矛盾的焦点:两个黑白混血的浅肤色女子,童年时代的好友,因不同的选择走向了不同的生活——克莱尔选择利用自己的浅肤色“冒充白人”,过着富足的白人主流生活,瞒着她的丈夫,一个极端种族主义者;与之相反地,艾琳选择了黑人丈夫,驻守着哈莱姆文化。时隔十二年,她们再相遇,并逐渐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原本属于各自的平静生活也都起了波澜。
“冒充白人”现象其实是对按肤色划分人种的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解构。故事中克莱尔的白人丈夫便是最好的说明。小说的视角来自艾琳,这有限的女性视角捕捉到的故事,总是可以触碰到内心细微之处。正如由混血而带来的血脉的交融一样,故事有限的视角使真相变得不再确定。人穿梭于不同的身份之间,那时空好似也流动起来。一切都显得含混而暧昧。
刚接触英美文学那会儿,不太喜欢太牵涉种族问题的作品,因为感觉上总是有血与肉不可调和的冲突。慢慢看下去,少数族裔文学已走过几代,冲突也逐渐从悬殊的身份差异转到心理上微妙的隔阂,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普适性。
这本书尚未出中译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中文读者可以了解它。感谢通过古登堡项目结识的很好的合作伙伴小饼干和沉香玉。也感谢这工作之余重温的文学时光。
负责人兼译者 Isabel
2013年7月于北京 第一篇 相遇
第一章
在艾琳·瑞德菲尔德的一小摞晨信中,它是最后一封。看完其它收寄名址清晰的普通信件,这个意式薄纸长信封,加上那潦草难辨的字迹,显得陌生而格格不入。并且神秘,甚至带着些许鬼祟。空白的寄信地址,匿名的寄信人,透出一丝狡黠。她并非不能立马想到寄信人是谁。大约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