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自我修养

[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谨以此书献给 我最优秀的学生、喜爱的演员和在我全部戏剧探索过程中永远忠诚的助手玛利亚·彼得罗夫娜·莉莉娜 引言 1. 我一直想写一本大部头、多卷本的著作来论述表演技巧(就是所谓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 无论是这本书,还是我随后撰写的作品都不追求学术性,创作它们的目的都很实际。它们传达的是我个人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基于长期演员、导演和教师生活教会我的。 3. 书中我所使用的术语并非杜撰,而是源于实践,源于许多学生和初登舞台的演员之口。他们在工作中通过这些名称定义自己的创作感受。这些用语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们贴近新手们的感受,很容易被他们所理解。 不要试图在本书中寻找学术根源。我们有自己的戏剧词汇,有在生活中产生的演员行话。是的,我们的确会使用一些学术用语,如“潜意识”“本能”,但我们使用的并非它们的哲学含义,而是它们最普通、最生活的意义。学术界向来轻视舞台创作,致使其得不到应有的研究,我们也就没有必需的词汇用于舞台实践,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这样说吧,用家常的方式来摆脱困境。 4. “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自然地激发演员的创作天性,唤醒他们的潜意识参与创作。 这一点将在本书后文中谈及,这一部分读者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它是创作和整个“体系”的核心。 5. 应该用最清晰明了、简单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和书写艺术,深奥难解的词汇会令学生感到不安,它们刺激了大脑,却不会触动内心,创作的时候人类的理性就会抑制演员的激情,压抑在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潜意识。 但是用“简单浅显的”词汇来描述复杂的创作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它们在传达那些难以捕捉的潜意识感受时会显得过于具体和粗鄙。 这些限制促使我去寻找一种特别的形式,以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书中白纸黑字在说什么。我试图用形象的事例、用描述学生做练习和小品时的情形去达此目的。 如果我的方法是成功的,那么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