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郭豫适 导读
出版说明 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到晚清民国,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旧传统与新思想无时不在激荡中融汇,学术也因而别开生面。士人的眼界既开,学殖又厚,遂有一批大师级学者与经典性著作涌现。这批大师级学者在大变局中深刻反思,跳出旧传统的窠臼,拥抱新思想的精粹,故其成就者大。本社以此时期的大师级学者经典性著作具有开创性,遂延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撰写导读,希冀借助今之专家,诠释昔之大师,以引导读者理解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等。是以本社编有“蓬莱阁丛书”,其意以为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丛书名。“蓬莱阁丛书”推出后风行海内,为无数学子涉猎学术提供了阶梯。今推出“蓬莱阁典藏系列”,萃取“蓬莱阁丛书”之精华,希望大师的经典之作与专家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继续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发展与大师的治学风范。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郭豫适 一 鲁迅(1881—1936)逝世时,蔡元培所献的一副挽联是:“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由此可见,在蔡元培心目中,《中国小说史略》这部著作在鲁迅整个思想文化遗产中所占地位何等重要。鲁迅的一生,其光辉成就是多方面的,毛泽东、张闻天都指出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无疑是十分深刻的。蔡元培的挽联则着重于突出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的意义,着重赞誉鲁迅作为学者的卓越贡献和思想风格,鲁迅著述多矣,这里特别提出《中国小说史略》作为典范,这是自有其道理的。 《中国小说史略》的撰著,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是一项开创性的艰巨任务。这一研究任务的提出,首先要求人们对于中国过去轻视小说的传统观念具有批判性的认识。正如鲁迅所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鄙视小说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