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做即你所是

[美]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曾经因犯错而受罚,如今已做出积极改变的人。 我看到你们改行为善,也因此认识了你们。 本书凡属我名下的收益将用于帮助洗心革面的人,帮他们改变文化,助他们常享自由;还将用于帮助海地人民,帮他们实现重建社会秩序、重归旧时代荣光的梦想。 推荐序一 从文化到实战 符绩勋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2020年春节后,我仍在频繁地飞行。春节前,我回到新加坡看望家人,之后到访欧洲的芬兰、挪威、俄罗斯等国家,又因为公司内部会议飞到美国硅谷,然后飞回新加坡。3月中旬,我回到上海,开始居家隔离。 这一路短短20天的行程,我见到的一切变化,都带给我一定的震撼。病毒肆虐,全球经济近乎停摆。与此同时,这一段特殊的窗口期催生了很多惯性变化,正如2003年非典催化了信息化需求,让个人电脑时代更快到来,新冠疫情催生了钉钉、Zoom(一款多人手机云视频会议软件)这些产品的快速迭代,远程办公变成一个常态化的选择。 作为一个投资人,此刻,我和团队最关心的是我们投资的创业公司是否还能如疫情前一样保持活力和创新,是否能在无法面对面沟通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工作效率,甚至捕捉新需求,找到新的增长点。 霍洛维茨的这本书在此时显得尤其应景。在这本书中,霍洛维茨用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一独特的视角解读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并辅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案例,深度阐释了文化对于公司的意义。这对于目前还在远程办公,或者刚刚从疫情中恢复的公司来说,都很有参考价值。 文化对于一家企业有多重要?我曾经与关明生聊过这个话题。2001年之前的阿里巴巴并没有定义自己的文化,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一个小团队,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作用似乎没有那么明显。直到2001年初,阿里面对团队重整,将当时的356名员工精简到150人,将烧钱率降至每月50万美元,还必须在剩余的900万美元烧光前找到商业模式,并平衡收支。那时的阿里巴巴已经进入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