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传(修订版)

[英] 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
序言 真相出现 “虚假的事物可以被随意想象,唯有真实的事物才能被理解。”牛顿,这位伟大的智者,如今可以和另一个谎称找到了“点金石”的牛顿并立共存。虽然共存后的形象略为逊色,但他仍然是受人景仰的巨人。“我们在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这个奇异的精灵,为撒旦所惑,他自以为用超凡的智慧,必可窃得上帝及这大自然的全部秘密。他是哥白尼和浮士德这二者的结合。 ——凯恩斯 一份在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名单——“100位伟人”显示,艾萨克·牛顿排名第二,仅居于穆罕默德之后,而位于耶稣基督之前。牛顿之所以获得这项殊荣,是因为他对科学无可比拟的贡献。他创建的许多原理帮助我们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模型,因此他受到了世人的无限景仰。 然而,牛顿并非如历史一向记述的那样是个人格无瑕的人,他的形象受到了他的“信徒”以及一代代崇拜他的传记学者的保护。他们为他拟造了一些不太准确甚至是虚构的故事,其程度比历史上任何科学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到20世纪30年代,真正的牛顿才从迷雾中逐渐显现,被置于光亮之下接受分析与批评。自那时起,令人不可思议的谎言才被一一戳破,一些原本期望可长久流传的神话逐渐被揭穿:牛顿不再是超凡脱俗的全能者,也不再是未受污染的天才,更不是人格纯洁的科学真理的探究者。 为圣人立传 如书写圣人传一般记载牛顿事迹的行为,从牛顿去世那年就开始了。第一位替牛顿写传记的是英国人威廉·斯蒂克利,他是一位德鲁伊教派学者兼希腊神话学家,他于18世纪20年代写成了《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怀思录》,这是对他英雄的一生所做的虔诚叙述。牛顿去世前的最后10年里,斯蒂克利与他过从甚密,这本《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怀思录》是以斯蒂克利切身体验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写成的,故而是十分重要的一部牛顿传记。但是,他和许多其后为牛顿立传的人一样,因过度崇拜牛顿而有失公允,他们看到的牛顿是一个近乎神祇、完美无缺,且几乎不朽的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