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

〔美〕王笛
导言 三十年的学术探索 本书共11章,由我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我自己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不过,这些研究不是纯粹方法的探讨,而是在具体课题的实证研究中、历史的写作中所反映的方法上的自觉。虽然其中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是理论性的讨论,但是也是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展开的。这些文章展示了我近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脉络。这并不是说我认为这些都是我的代表作,而是因为每一篇几乎在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所以把它们放到一起,作为方法上的一个总结。收入不同时期、不同课题、采用不同方法的专题研究论文在同一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我在方法论上的探索和发展轨迹。 一 一切从数字出发 本书所列我研究的早期阶段(1980~1990年代),是我写作《跨出封闭的世界》的阶段,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就写作于这一阶段。在《跨出封闭的世界》一书中,我制作了三百多个统计表。那个时期,我十分钟情于数字,几乎对所有问题,都试图转换为数字来说话。我甚至还发表过论文,用博弈论(或者叫决策论)、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解释辛亥革命为什么反清不反帝的问题。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是根据《跨出封闭的世界》一书中有关人口、耕地和粮食问题的章节,通过量化研究的手段和对数字的分析,揭示清代关于四川人口和耕地的统计存在的严重问题。1898年川省册载人口高达8475万,而同期册载耕地仅4706万亩,即人均耕地仅0.56亩。难道这样少的耕地能容纳如此多人口的生存?而且这一人口数已达到1970年代的四川人口水平,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这种分省人口与耕地统计的不实,不仅影响全国人口与耕地的确数,而且给区域人口和社会史的研究造成极大困难。因此,考释和订正这些数字十分重要。研究表明,所谓川省八千余万人口纯系虚构,摊丁入亩之后,人丁不承担赋税,因而导致地方为粉饰政绩而滥报“滋生”人口,嘉庆之后浮夸风愈演愈烈。清末川省的实际人口应在45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