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

吴优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网络构入文学领域以来,不仅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学的批评实践也发生了从主体、模式、话语到价值取向的多重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和特征。网络技术的构入既给文学批评带来了开放、互动、多元等积极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文学批评的实践呼唤多元主体共同进入网络现场,通过主体间的对话实践求解问题并凝聚新的批评理论,建构新的批评模式。 本书以文学的网络创作、网络传播、网络批评热潮为写作背景,以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为学术语境,以传播学、文艺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融合考察为研究视角,以文学与其传播媒介之间的互动、互构关系为切入点,进入文学的网络实践现场,考察网络媒介深刻影响社会日常生活的当今,文学批评呈现出哪些主体、模式、话语和观念的新变,这些变化在使文学批评更加自由、丰富多元与具有创新性的同时又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这些困境中哪些是网络媒介特性带来的自限性,哪些是既有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对网络新实践的不适应。本书通过对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理论的分析与探究,揭示网络传播时代文学批评的变与不变,为求解网络时代多元主体在批评中的位置与关系、批评的话语和方式,以及批评所依据的价值追求进行方向性探索。 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新变”以“媒介即信息”这一传播学理论为主要理论工具,从总体上概括和梳理了网络技术介入文学传播后,文学批评空间的结构性变革,对文学批评在主体构成、运作模式、话语风格、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新变化进行归纳和分析。第二篇“困境”从研究模式、批评话语、媒介环境、文学观念、价值尺度等几方面对网络时代文学批评正在遭遇和可能面对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第三篇“求解与建构”从网络传播时代多元评判主体的网络共场开始,对前述问题从受众视角、间性模式、理性与人伦价值坚守等几方面进行求解,并提出适应网络时代批评新实践的理论建构追求。 第…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