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英] 尼尔·麦格雷戈
图片 献给巴里·库克(Barrie Cook) 大英博物馆策展人 博学之士、同事及顾问 不可或缺之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导言 纪念性建筑与记忆 德国的纪念性建筑与别国的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造访巴黎、伦敦及慕尼黑的游客在这些城市中都可以见到一座宏伟的古罗马风格的凯旋门。1792年至1815年,欧洲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些凯旋门便是各国为了纪念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而建。比如在伦敦的海德公园角,就有一座当年英国人为纪念威灵顿公爵而建的凯旋门。约一个世纪之后,拱门顶部又加装了一座巨型的驷马双轮战车塑像。这座凯旋门坐落于当时伦敦城西的边缘地带,不过正好面对着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者——威灵顿公爵于伦敦的居所。宏伟壮观的巴黎凯旋门则处于数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交会处的星形广场的中心。凯旋门上的浮雕展现了开赴疆场的将士。而林荫大道中有三条是用拿破仑对普鲁士及奥地利所取得的胜利战役命名的。 慕尼黑也有一座凯旋门,它建于19世纪40年代,用以纪念巴伐利亚在国内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与其参照的原型——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相似,慕尼黑凯旋门的装饰也极为丰富。北面上部东西两侧饰有浮雕,顶部立有一尊铜制雕像,象征着巴伐利亚的胜利女神驾驭着四头雄狮牵引的战车,傲然面向北方——大多数胜利者的入城方向。在雕像正下方有一行文字:“Dem Bayrischen Heere”,意思是“献予巴伐利亚军队”。兴建此座凯旋门,正是为了向其功绩致敬。 图片: 慕尼黑凯旋门,北面 图片: 慕尼黑凯旋门,南面 图片: 巴黎凯旋门 图片: 威灵顿凯旋门,伦敦海德公园 至此,它都是完全合乎传统的。第一眼看上去,你或许会认为威灵顿凯旋门、巴黎凯旋门和慕尼黑凯旋门是以同样的方式表达着同样的内涵。但令慕尼黑凯旋门别有意趣的,是它的另一面。它述说着一个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