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性格优势
段文杰
前言
过往一个多世纪以来,传统心理学始终从“问题视角”出发进行治疗和干预。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心理学提出: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哪里做错了,实际上,关注我们能够做好什么也很重要,即应当给予我们自身的优势更多的关注。优势是一种感受、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你在追求有价值结果的过程中能够体现“最优性”(Gable & Haidt,2005)。积极心理学便是以“优势”为视角来发展其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策略的。
目前世界上有近80亿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剖面(Character Profile)。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性格剖面呢?于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可能给这个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答。积极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是指个人性格中的优势,个体的兴趣、天赋、价值观等(Peterson,2006a);另外两大主题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快乐、幸福感等)和积极的组织机构(如积极学校教育、积极工作场所等)。积极心理学家创造了“性格优势”(Character Strengths)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积极品质这一核心议题(Peterson & Seligman,2004)。
研究者们对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文化中关于美德(Virtue)的经典著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Dahlsgaard,Peterson,& Seligman,2005),确定了这些宗教文化中6类最被普遍认可的人类美德,包括智慧(Wisdom)、勇气(Courage)、仁慈(Humanity)、节制(Temperance)、自我超越(Transcendence)和公正(Justice)。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又将其进行细分,共择取了24种全人类普遍具有且在不同经典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性格优势,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剖面都是由这些不同的性格优势构成的独特组合,且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和有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