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

陈正宏
作者简介 图片 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版本目录学、比较文献学、美术文献与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史记精读》《东亚汉籍版本学初探》《沈周年谱》《诗画合壁史丛考》等。 在复旦大学多次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史记》精读”课程,深受学生好评;2018年在喜马拉雅FM开设线上课程“《史记》精讲”,收获二百万收听量,受到众多听众的由衷喜爱。 总序 通读《史记》,让你的视野穿越两千年 这套分为四册总计十二卷的小书,是以我在喜马拉雅开设的一门名著导读音频课程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导读的名著,是各位都非常熟悉的《史记》。 《史记》,顾名思义,就是“历史的记录”。什么是历史?严格说来,刚刚过去的上一秒,就是历史。而从长时段看,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变。历史中的变化,在已经远离历史现场的我们看来,真是多姿多彩;不过当我们把这种变化和现实相对照时,又时时会觉得,历史是惊人地相似。这种变化和相似共生的奇观,是如何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推动任何特定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动力,其实是生活在这个区域中的人的普遍人性。人性不变,历史就难免有重演的冲动。 《史记》则是一部在两千多年前,借着描述一个很长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其中的历史重演冲动,把人性的各个方面加以彻底揭示的一流的中国文史名著。 那么,通过一定方式的引导,通读《史记》这样的文史名著,对你而言,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我想,首先,通过比较完整地阅读《史记》,你可以超越生命的极限,大幅度拓展个人的经验世界。人生不过百年,而通读像《史记》这样一部涉及上下数千年历史的名著,可以在个人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涯百态,客观上既延展了你的生命长度,也拓展了你的人生视野。 其次,通过解析《史记》的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