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研究

张瑞德
作者简介 图片 张瑞德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副所长、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外国人客员研究员,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特聘研究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主要著作包括专书:《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1937)》、《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无声的要角:蒋介石的侍从室与战时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合著)及论文集《山河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军队战力》《近代中国的个人、社会与国家》(出版中)。目前进行中的专书为《军人治国:蒋介石人才库的建立与运用》(与冯启宏合著)。 序:穿越界线——中国铁路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一、前言 笔者早期在台湾出版的两本铁路史著作——《平汉铁路与华北的经济发展(1905—1937)》(1987)和《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876—1937)》(1991),在三十多年后居然有机会以简体字的形式在大陆出版,感到万分荣幸。 拙著近年被一些素未谋面的学者谬许为“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指向标”,甚至是“铁路史的经典著述”。自是愧不敢当。其实在1960、1970年代的台湾,由于中研院藏有总理衙门的档案,洋务运动又是当年的热门议题,关注铁路的学者自然也较多,笔者的研究即受益于李国祁、李恩涵、王树槐、何汉威等师友之处甚多。拙著在台湾出版后,在大陆基本上是无人闻问。直到本世纪初,铁路史的研究在几位学者(包括江沛、朱从兵、马陵合等)的推动下成为显学之一,拙著才稍受关注,并获邀在大陆出版。 三十年的老书要在大陆出版,至少应将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稍加回顾并进行对话。不过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