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

[美] 爱德华·L. 德西 [美] 理查德·弗拉斯特
推荐序一 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中国有句谚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必须要追求比别人更高的地位,赚比别人更多的钱,才能获得快乐,而为了这种所谓的“快乐”,吃苦受累都是值得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说法是否本身就是错的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人上人”才能快乐幸福呢?这是不是外界社会强加给我们的想法呢? 对于以上问题,本书作者爱德华·L. 德西(Edward L. Deci)早已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那么什么是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呢? 爱德华·L. 德西是社会心理学界知名的学者,他和合作者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共同提出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推翻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奖励是激励行为的最佳方式的信念,因此在心理学领域影响很大,而该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1969年,德西在还是一名心理学博士生时,就开始痴迷于一个问题:小孩子在刚出生的几年内,往往对外界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像海绵一样不停地吸收着一切新的知识,渴望探索和学习。可是为什么到了学校,那么多的孩子都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受行为主义主导的,即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动的,要么追求奖励,要么避免惩罚,而行为动机的缺乏就是因为缺少奖励,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学习。不过,对于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的观察,让德西对受行为主义主导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也许人们长期以来的思考方式就错了:不应该问“我们要如何激励他人”,而应该问“如何做才能让人们激励自己”。 这种让人主动激励自己的东西就是内在动机,即人们为自己而做某件事,为了行为本身固有的回报而做某件事。 就像20世纪最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