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日] 宫崎正胜
序一 在纵横比较中梳理历史观望未来 ——为宫崎正胜先生《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作序 欣闻日本著名大众史学家宫崎正胜先生的《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中文版出版,我首先要点一个“赞”! 编辑邀请我写一篇序言,确实让我有些为难。我于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但我选修的是中国古代史中的明史。又因为我当年高考的时候数学只得了8分,连带的“后遗症”就是我对经济史不感兴趣。后来,偶然了解到我已故外公、美国哈佛大学汉学教授杨联升先生曾经撰写过《中国货币与信贷史》,我便也硬闯“货币史”的大门,囫囵吞枣地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杨联升先生的著作,实际上是他1949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中国经济史课程的讲义,是在美国“讲中国的故事”。而《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中文版的出版,可以看作是这位日本学者在中国“讲世界的货币史故事”。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更把握世界”的今天,可以说本书的意义已经超过货币史、乃至世界史的范围了。 当然,本书不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货币史书籍。据我了解,近年来相关中外学者的著作在中国频繁出版,甚至出现了世界货币史类书籍热潮。2007年11月,日本学者黑田明伸的《货币制度的世界史》中文版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英国学者弗格森·高诚的《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中文版在中信出版社出版;2011年,意大利学者的《货币史——便利的交换体系》中文版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12月,中国金融学家陈雨露、杨栋的《全球货币通史》在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2018年4月,苗延波的《货币简史》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18年7月,彭兴庭的《不一样的极简货币史》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9年,与此相关的日本学者板谷敏彦《世界金融史》中文版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年10月,陈雨露重新修订的《世界是部金融史》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图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