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室:大卫·林奇传

[美] 大卫·林奇 [美] 克里斯汀·麦肯纳
图片: 桑妮·林奇摄影。 图片 图片 大卫·林奇著作 《梦室》 ROOM TO DREAM 《钓大鱼》 CATCHING THE BIG FISH 克里斯汀·麦肯纳著作 《梦室》 ROOM TO DREAM 《对她说》 TALK TO HER 《改变之书》 BOOK OF CHANGES 《费鲁斯画廊:起航之地》 THE FERUS GALLERY: A PLACE TO BEGIN 图片: 1972年,林奇在洛杉矶市中心实景拍摄《橡皮头》。凯瑟琳·库尔森摄影。 图片: 2004年,林奇在好莱坞山皮埃尔·科恩格(Pierre Koenig)设计的历史建筑22号住宅,为欧莱雅拍摄广告。斯科特·雷斯勒摄影。 献给神圣的玛哈里希·玛赫西·优济(Maharishi Mahesh Yogi) 以及 世界大家庭 图片: 1995年,林奇和帕特丽夏·阿奎特在林奇位于好莱坞的家中拍摄《妖夜慌踪》。图片由mk2电影公司提供。苏珊娜·田纳摄影。 前言 几年前决定要一起写作《梦室》时,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达成两个目标。第一,我们希望能尽量创作一本“确定”的自传,也就是说书中包含的所有事实、数字和日期都正确,逐一呈现、翔实描写所有重要的主人公;第二,我们希望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来主导整个叙述。 最终我们商定了一种听起来可能很奇怪的写作方法。虽然奇怪,却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察觉出某种韵律。首先,我们中的一个(也就是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她要收集资料,并且采访大约100名与大卫·林奇相关的人士,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几位前妻、合作者、演员,以及制片人。然后,另外一位(也就是大卫)会通读该章节,指出其中错误或不太准确的地方,接着用写作给出回应,有点儿像是通过别人的记忆来挖掘自己头脑中对往事的印象。所以,读者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人与他自传之间的对话。 动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