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愿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郝景芳
自序 每个你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都有你不知道的忧伤
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曾经被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打击过。那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期末考试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平时参加各种活动,该玩的都玩,到了高考,依然考得很好。大学毕业之后,又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和国际奖项。如果有这样一个孩子,是不是招人烦,甚至招人忌恨?
很“不幸”,我好像就是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点我平时都不敢讲。
但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心中的自己和别人看到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一样。
我记忆中的成长岁月,失落多于骄傲。在我自己的眼中,我的成长过程并不是充满成功,而是一直在朝着心中的光亮奔跑却永远跑不到头,我不断向心中之光靠近,可是一次次地,不仅总是达不到目标,而且还离目标越来越远了。我是在不断失望的过程中鼓起勇气,慢慢长大。
- 01 -
遥远的光是什么呢?是一种“未来我的人生要像这样”的模糊的感觉。
我在学业上一直追求“遥远的光”。但考试从不是我的主要目标。语文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写作,我于是幽默点评《三国演义》,也写了些讽刺现实的东西,还羞怯地写了几个小说。那个时候的我,野心勃勃地想要在高中的时候出版一本畅销书。
但高一之后,一系列的阅读让我开始无法提笔。先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当时就被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写得这么好!不动声色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转折、惊人的想象,一切都是更高级的写作手法。跟马尔克斯的现实讽刺相比,青年先锋文学作家就显得太浅白而抖机灵了,看我的写作,更是幼稚得不忍直视。然后我读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又被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如此轻灵又深刻!没有任何炫耀学识的大段落,没有厚重的历史渲染,但就是能在每个章节读出哲学的闪光,看出作家的洞见。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写作就谦卑多了。还是试着写了点小说,但一直没有贸然发表。我心里有了光,这光是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罗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