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

戴钢书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编委会 主 任:杜玉波 顾海良 副主任:张东刚 逄锦聚 陈先达 徐艳国 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树荫 艾四林 刘先春 孙熙国 纪亚光 李忠军 吴潜涛 张澎军 陈 矛 陈 睿 郑永廷 郝立新 贺耀敏 骆郁廷 高国希 韩喜平 靳 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编写成员 曹银忠 朱 强 王江波 汪馨兰 李 净 徐瑞鸿 龙小平 刘 强 张华波 姚婷婷 赵春音 欧阳彬 吴 燕 雷 琴 黄 芳 编者的话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号:11JDSZK009)结题成果。 本书是一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的探索之著。它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重要问题展开研究,回答了实践教学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建设,显现了问题史意识、方法史意识、知识谱系、滚动实践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 实践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判断思想的正误都离不开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这些观点都强调实践教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都肯定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都主张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本书理论框架由3编、16个论题的内容组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理论观点。3编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理论构建;“观、听、访、演、帮、思”的实践教学链。 第一编有4个论题:一是…
作品载入中,请稍候 ...
扫码下载客户端
手机/Pad随时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