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

木心
图片 图片 木心 著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 上海三联书店 过去的音乐家,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 图片: 木心,1994年元月摄于世界文学史课结业聚会 图片: 1989—1994年,陈丹青的五本听课笔记 出版说明 木心先生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先生的原始笔记中。 2013年初,本社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出版了《文学回忆录》。陈丹青先生出于当时的顾虑,没有收入九堂课的两万余字。三年来,感谢读者对《文学回忆录》的肯定与厚爱,近期,经与陈丹青先生商酌,本社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此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兹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木心先生是在九堂课的穿插中,谈论自己的作品,本社一仍其旧,依据笔录原状,保留每一讲讲题。为方便对照阅读,本社将木心先生谈到他自己的十四篇文章,循讲述先后,分别插入每一自述之处,文章段落与听课笔记交织排版,这十四篇依次是——《即兴判断》代序、《塔下读书处》、《九月初九》、《S.巴哈的咳嗽曲》、《散文一集》序、《明天不散步了》、《童年随之而去》、《哥伦比亚的倒影》、《末班车的乘客》、《仲夏开轩》、《遗狂篇》、《素履之往》自序、《庖鱼及宾》、《朱绂方来》。 二,书中附印的笔记本照片,由陈丹青先生提供。他为此书撰写的后记,附于书尾,俾便读者了解当初隐去此书内容、今年决定公布的原委。 三,木心先生的创作谈是即兴的,没有讲稿,据陈丹青先生回忆,现场笔录有点跟不上,不免有所疏漏。本社初编此书时,也有力所不逮之难。陇菲先生建议,为读者着想,应将木心先生讲解插入作品相关段落,并亲自排定校阅了两课范本,全书体例,为之一新,在此特别致谢!三年前为《文学回忆录》校勘工作倾力襄助的马宇辉女士,也对此书涉及中国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