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名师作文课(实战篇)

崔永元 耿春龙 唐屹
01 写好作文一点儿都不难 崔永元 电视节目主持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如何起一个好标题 中国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为什么说文章标题也如其人呢?你看,中国人的名字,都有点儿特别的寄托和希望。史学家侯外庐在一篇文章中,对鲁迅之所以取名鲁迅做了解释。他说一般人把鲁迅的“迅”字解释为“快迅”,是不确切的。他认为“鲁迅”的“鲁”,取自鲁迅母亲的姓,鲁迅的母亲叫鲁瑞,父亲叫周伯宜。“迅”,古义狼子,表示自己甘做封建制度的逆子贰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濬,早年信奉王阳明的哲学——知行合一,遂把“文濬”改为“知行”。后来,他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行动才是真知的开始,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他的名字反映了他的思想历程,做了一番哲学思考。简单点儿就是说,行与知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著名作家周立波,他的小说《暴风骤雨》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周立波原名周绍仪。他20岁入上海劳动大学,并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鲁迅等人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青年时代就追求真理,向往自由,所以将英语“自由”(Liberty)的音译“立波”取代原来的名字。他把自己文学创作的基调定为歌唱“美丽和真诚”,也歌唱“刚强和反叛”。 作文的标题也是如此,也有自己的主题和寄托。曾经非常流行的小说《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名著,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刚强坚毅的英雄人物。标题《牛虻》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作者从小就钦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悲壮的一生,苏格拉底被雅典执政当局判处死刑时对审判官说:“假如诸位提出条件,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释放我,让我活着的话,那我要回答说,只要我活着,我就坚决不放弃哲学研究。真正有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派遣到这个城市里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马赶快前进。”作品的主人公正是这样的人物,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