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育就是好好和孩子说话

蔡中元
再版序言 这本书出版之后,我收到不少人的褒奖,感到有些惭愧,因为自己并不如他们所说那么优秀,也不总是能做到和孩子好好说话。我有点担心,人们看了这本书之后会误以为我们应当成为完美的父母。实不相瞒,在为人父母方面,我不仅没有完美的追求,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不求上进。如果完美的分数是100分,我的目标是保持在60~75分之间。合格以上,优秀未满的分数我已感到满意。75分可能是我以及大多数父母能力的上限,即便不是,我也不愿意承受再往上努力涨分造成边际递减效应带来的巨量损耗。毕竟我们不只是为了养育儿女而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上走向恣意妄为、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做到60分合格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也许不需要做优秀的父母,但至少要尽量保障不触及“伤害”的底线,然而有时候我们就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甚至以“爱”的名义伤害了孩子,我不用举例,大家应该能感觉到我们没少这么干过。 我们也不要太高估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孩子心理品质养成方面。相比普罗大众,心理学界大大看低父母对子女心理品质的影响力。你可能有办法影响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一技之长,有办法影响孩子拥有什么样的学识水平,有办法影响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朋友。但在心理品质方面,人类具有明显的先天倾向性。很多父母和老师在忙碌地给孩子贴上“内向”“害羞”“鲁莽”“冲动”等各种标签,并耗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在纠正它们,来适应我们认为必须遵循的刻板迂腐的行为准则。如果你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天性,那么我们就能节省下这部分精力,把它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并非意指要任由孩子“胡作非为”,而是说我们不必把教育的目标指向那些空洞而务虚的标签上,这常常会让父母和孩子陷入一场找不到敌人在哪里的战争之中。同时,我在高中做生涯教育,渐渐意识到现代社会虽然仍对某些性格有所“偏爱”,但同时也已经发展到足够多元以包容孩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