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的艺术

[美] 杰伊·海因里希斯(Jay Heinrichs)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 每一位中国人对我书中所写到的事情,都应该略知一二,特别是关于说服的艺术——修辞。 首先,虽然构建现代修辞基础的是古希腊人,但这门艺术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古代中国人和犹太人似乎都兴办修辞学校。而且,我毫不怀疑,自从人类点燃了修辞这支火把,他们就薪火相承,互相传授说服技巧。换句话说,本书讲的不是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修辞,而是全人类的修辞。说服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修辞不过是让我们更好地施展说服罢了。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观点。经常有人问我,在这个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外加全球经济互联的时代,几千年前出现的修辞跟当下到底有什么关系。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它比从前更与自己有关了。一旦你开始像修辞学家一样思考——理解受众,让他们喜欢你、信任你,采用关键时刻这一时机和媒介的艺术,你就可以成为数字时代的弄潮儿。毕竟,机器人无法控制我们的沟通,至少现在还没有。一旦人类开始沟通,修辞就有了用武之地。 此外,修辞及相关工具为我们文明的创造出力良多,它也是维系文明的幕后推手。30年来,我在商业、政府和私人生活中研究修辞艺术并应用相关工具,我相信,说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它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领导者、更好的谈判家,进而成为更好的人。修辞学是一门外向的学科。它教会我们欣然应允,也就是让人同意的能力。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我相信,地球上学习修辞艺术的人越多,人类就会变得越好。修辞除了教授我们构建集体、引领集体、雄辩演讲、适应各地不同受众的技巧之外,还能让我们对种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操纵手法免疫。 没有什么能比让无数的中国人(他们是人类历史上几位最伟大说服家的后代)掌握这一力量更叫我开心的了。 杰伊·海因里克斯 2018年2月4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 前言 很少有人会说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真正能这么说的人,也明智地把这句话藏在心里。我的朋友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