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

贾根良
自序 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本书的主要观点,笔者在导论中已经对全书内容和重要的创新点提纲挈领地进行了介绍。但本书编辑认为,这个3万字的导论还是太长,希望笔者写一个5000字左右的自序,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笔者应承后,构思了半个月,仍感到难以下笔,因此,禁不住对编辑感慨道:写长好写,写短很难。其原因不仅在于本书内容多,还在于本书所讲述的经济学原理即使对于许多经济学家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因此,笔者担心读者对这个过于简短的自序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道理总是简单的,笔者在拖了一个月后,不得不尝试着对本书的核心观点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介绍。这种简介虽然不能说是“挂一漏万”,但确实无法展示本书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多的观点,读者仍需仔细研读各章内容。 本书收录的论文虽然撰写于2009年至2019年,但其与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国经济仍是高度相关的,因为这些论文是对目前在我国仍占支配地位的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批判性研究的成果,只要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本书的重要性就不会降低。笔者自2009年提出中国经济需要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大转型以来,就一直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变革的内在规律性要求,因而,这种战略思想不会因为目前新冠疫情的流行及其以后的消失而增减其价值。 在本书中,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笔者提出了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替代性选择及其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这包括:贸易平衡或略有逆差的对外贸易新战略,改革人民币基础货币发行机制,捍卫财政主权并保护我国货币金融系统,国民经济平衡增长,内部改善,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增长与企业生产率提高及其赢利能力增强之间互为因果的良性循环,国家致富新原理,市场重于技术,保护价值链高端及其国内市场,不对称经济全球化新道路,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新型举国体制,以及很少有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