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没有秘密3

吴春波
自序 跟着走的旁观者 这不是一本专著,而是论文和杂文的结集。确切地说,这是一本旁观者的观察记录,汇集的是我对一个公司的观察、记录、心得、感悟、思考与体验。 1995年12月,我第一次以咨询者的身份,与华为结缘,转眼已经二十几年了。当年的华为,有1200名员工,销售额为15亿元人民币,是一个为活下来而苦苦挣扎的小公司,与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公司相比,华为如同一棵弱小的草。第一次进入华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点:其一是老板非常有个性,与深圳的那些老板不一样;其二是华为的员工年轻,公司像个大学校园。回头来看,一个教书匠能够与一个世界级的中国高科技公司有交集,或许是命中注定,或许是运气好,这种机遇不是随处可求的。华为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让我只为一件大事而来! 早期,我作为管理顾问,在华为还能有指点江山或者说指手画脚的感觉,毕竟当年华为的管理处于“乱中求治”的建构阶段,公司没有能力也没有觉悟进行系统的管理体系建设;随着公司的高速发展,华为在“治中求乱”中构建了经营与管理的均衡体系,我当年的良好感觉也逐渐消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自称为“旁观者”,并写有以此为名的自传。对于管理大师,我只能“望其项背”,不敢与其齐肩。在华为的二十几年,我的个人角色定位,其实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跟着走”的“旁观者”。与华为一路同行,边走边看,边看边思,有点心得,有点感悟,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感谢命运的垂青,感谢任正非先生的认可,感谢华为的平台,让我能够零距离地与一个公司一同走过二十几年,能够近距离地观察一个公司由弱小到壮大的痛苦成长过程。作为亲历者,我见证了华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风风雨雨,也目睹了华为成长路上的那些里程碑式大事件:市场部大辞职,《华为基本法》,先僵化、后优化、后固化的世界级管理体系的引进,NVQ(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