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原来很有趣:李淼的30堂物理课
李淼
自序
2017年,应“知乎”的邀请,我在“知乎”平台上开设了一个栏目。这个栏目共有30堂课,内容是物理学通识。
据我所知,直到我开设这个栏目为止,还没有人试图将古往今来的物理学知识融入仅有30堂的通识课中。根据我的经验,在大学课程中,如果仅开一门3学分的小课,这些知识也得讲36个学时。按照我的语速,1个学时的内容差不多有4500字,是我在“知乎”上每堂课内容的1.5倍还多。
但是,将最为精华的物理学知识囊括进30堂通识课之中,我还是做到了。而促使我这么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知乎”本来希望我至少讲60堂课,甚至更多。但我觉得,大型课已经过时了,很少有听众能够坚持堂堂不落地听下来。为了高效,我建议30堂课是上限。
第二,既然是通识课,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像讲专业课那样面面俱到。如果一堂课提炼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么30堂课确实足够了。
第三,如果我的课足够生动、足够通俗,那么每堂课让听众记住一个知识点就是高效的做法。
接下来,讲讲我为什么要做30堂物理学通识课。
物理学通识课讲的其实就是科普物理知识,它用最有趣的方式给大家讲述看似高冷的物理知识。
物理是什么?从字面意思来说,物理是研究万物运行的规律、提出“为什么”,并寻找答案的一门学科。比如,要解释为什么手机能进行通信,就要搞清电磁波的原理。
我写过《〈三体〉中的物理学》。《三体》里说量子纠缠能实现瞬时通信,而实际上量子纠缠是无法超过光速的,所以这算是一个小bug(漏洞)。
站在学科角度来看,物理学是基础,学好物理,再学习其他很多学科就是小菜一碟了。比如,可以用统计物理学研究股票价格的分布,用布朗运动模拟股票价格的运行轨迹,这就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经济物理学。
再比如,物理学可以用于提高机器学习的能力。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布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用以提升数据计算的速度和数据的保密性。
当然,物理学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