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译文全集(卷二):审美教育书简、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德] 席勒 [奥地利] 里尔克
图片: 冯至1930年在德国海德堡 图片: 里克尔像 图片: 1994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时,冯至的修订手稿 图片: 席勒像 图片: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译本序手稿 编者说明 本卷包括《审美教育书简》和《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据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冯至全集》整理,均按译者最后修订的文本收入。编者以依循底本、尊重原作为基本原则,书中专名保持原有译法,对明显的排印错误予以改正,并对数字、标点等做了技术性统一。 本卷除标明的编者注和作者原注外,其余均为译者注。 审美教育书简附:论崇高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 著 中译本序言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接受友人的建议,于1942年2月起开始翻译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那时我自不量力,既对于与席勒美学思想有密切联系的康德哲学毫无研究,又没有翻译哲学著作的经验,便拿起笔来译这部书,的确是一件冒昧而近于荒唐的事。翻译前几封信时,还比较顺利,到第十一封信以后,原文越来越枯燥,内容越来越抽象,译时困难丛生,仿佛也感到原作者为他思考的问题在痛苦地绞着脑汁。在技术方面,对于席勒当时运用的术语更不容易找到恰当的译词。又如Spiel(游戏)、Form(形式)、Schein(假象)等日常惯用的词汇,席勒都赋予更为高深,甚至与一般理解悬殊的涵义。这些字用中文固定的译法译出,很难表达出它们在《书简》中的重要意义,若另觅译词就会更为支离,发生曲解。虽然遇到不少不容易克服的困难,但是我在教书和写作的余暇,敌机空袭日以继夜的干扰下,还是断断续续在一年内把27封信译完了。译完后,自知这是一件失败的工作,便把译稿放在故纸堆中,不敢问世。时过40年,几经变乱,不少心爱的图书信札,或途中失散,或室内遭灾,而这一束欲弃未能的旧稿却安然无恙,一再在我清理旧物时出现,反而成为我的负担。 范大灿同志研究文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