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黑帮

凤凰周刊
卷首语 事业单位改革要趁热打铁 周兼明 近来,一些地方传来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消息,或开工作会、协商会、推进会,或已着手改革。7月3日,山东淄博市政府官网发布消息: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淄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淄博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淄博市工程咨询院4家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而浙江省省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今年4月已完成,除高校、医院外,省属事业单位共设置353家,机构数精简41%,编制数精简34%。浙江省市县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计划于5月底前完成。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做过介绍,中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不知到今年底,这两个数据会有怎样的变化。 各地的行动,与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事业单位改革所制定的总体目标时间点越来越近有关。在2011年发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中共高层要求,到2020年,要通过事业单位改革,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有三类:一类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主要有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开发类科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电影制片厂等32类。目前报道较多的,也是这一类事业单位的改革。 另一类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渔政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移民管理等。这类事业单位,如能完全承担行政职能,则可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人员转为公务员;如不能,则可撤销或合并。 还有一类是大项,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这类情况复杂,不同的机构功能与运行机制不同,改革难度较大。其中,公益一类包括教育、科研、文体、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8类;公益二类包括普通高中/高校、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公园、体育场馆、人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