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美学录

张泉 主编 马岭 摄影
前言格物致新 台湾地区的陶艺源自漫长曲折的中国传统,却并不囿于传统,深受多元文化影响,却更能融会贯通。生活的艺术,最终发展成一种现代美学。 一 黄昏来临之前,解致璋在茶席前点起烛火。我们端着茶,看天光一寸一寸西移,在她的山水茶席间浮动。夕阳排山倒海而来,有那么一霎,光芒照亮四壁,旋即便彻底暗下去。 这是“清香斋”的寻常一日。解致璋首创“台湾茶道”的理念,经过20多年身体力行,“清香斋”已成为世界各地茶人的朝圣之地。 解致璋并不是陶艺家,但她倡导的茶道精神,正是陶艺发展的推手之一。为了研发出适用的茶器,她曾与多位陶艺家合作,在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寻求平衡。时至今日,茶道文化渐成风气,人们品茶的同时也在品味茶器。陶艺与茶道合流,与生活接壤,彼此都迎来新的生机。 对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诗人王尔德和艺术家杜尚有过相似却不尽相同的表述,王尔德说:“生活就是你的艺术。你把自己谱成乐曲。你的光阴就是十四行诗。”杜尚则更加斩钉截铁:“最好的艺术就是生活本身。” 台湾陶艺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亚洲独树一帜,或许不仅因为它融入了国际化的创作语境,风格既多元又独立,更因为陶瓷之美已经植根于生活之中,拥有了广阔深厚的土壤,陶艺也便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决定从台湾地区的陶艺出发,探讨当代生活美学。 2013年冬,经过七年多对手工艺领域的个案寻访,我和当时《生活》杂志的同仁决定做一期专题别册,聚焦景德镇。那时,千年瓷都已进入历史拐点,创作者们尝试挣脱传统的重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从冬天到夏天,我们三次前往景德镇,在总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拜访了从全国和世界各地云集瓷都的几十位陶艺家。他们的年龄跨度超过半个世纪,人生与创作风格则更加复杂。正是这些观察与交流,激发了我们对台湾地区陶艺发展的好奇心。景德镇几代陶艺家当时面对的诱惑与困惑,台湾地区的陶艺家们大多也曾经历过。既往如同一面镜子,足以照见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