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开万物

[德] 薛凤
图片 图片: 图2-1 图的名称是“没水采珠船”。《天工开物》最早版本“涂本”中的插图。潜水者携篮入水,篮子是用来装采集来的含珠蚌的;潜水者面上戴的器具是用作透气的。左图上的驾船人在向水中抛掷草席以平息波涛,如画面上所提示的“掷荐御漩”。 图片 图片: 图4-8 a-d 这一系列用四张图阐释了对铁矿石的加工(本页和下一页)。本页图4-8 a和b展示了两种可能的铁矿石来源,即从田地里捡拾(“恳土拾锭”)或者通过淘洗(“淘洗铁砂”)。《天工开物·五金》 图片 图片: 图4-8 c-d“生熟炼铁炉”。图4-8 c(左侧图)展示了一位学者装束的人站在铁水池旁边,周围站立着力工,图上的说明将学者正在抛洒的东西称为“潮泥灰”,熔化了的铁水正“流入方塘”,得到的是“生铁”(图4-8 d,右侧图的说明)。《天工开物·五金》 图片: 图6-1 明皇与贵妃听乐,1368-1400。手卷,伍斯特艺术博物馆。 图片: 图6-3 太平街景元代(1280-1368)。手卷,设色绢本,藏于美国芝加哥艺术研究所,收藏编号:1942. 112。 致谢 本书的中文版翻译得到了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的资助,特此致谢。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论成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