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重构
[德] 克劳斯·施瓦布 [法] 蒂埃里·马勒雷
中文出版序
亲爱的中国读者:
当我撰写《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的中文版序言时,世界许多地区正在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地区的确诊病例数量创下新高,而疫苗距离投入使用尚需数月时间,一些国家已经恢复了2020年春季采取的封禁措施。
但在中国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其他地区,情况则和上述趋势明显不同。在这些地区,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V形经济复苏已经到来,社交生活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状态。在中国国庆长假期间,6亿多中国人实现了安全的国内旅行。
中国的快速复苏表明,在战胜疫情威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大重构”。当然,这种重构绝非是指回到过去。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交生活虽然已经回到正常轨道,但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和经济体系的韧性已经增强,为应对新冠疫情之类的挑战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新冠疫情在暴发之初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冲击。这种病毒起初并不为人所知,其传播速度之快、造成的危害之大,超越了100年前西班牙大流感以来的任何一次疫情。因此,在疫情暴发之初,世界各国充满恐惧、恐慌和不确定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中国、新加坡、新西兰和韩国等国实现了全民一心、共同抗疫的局面,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各项挑战。相比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政府果断采取行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开展强有力的社会合作并进行信息共享,因此能够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更加迅速、强劲地从疫情中复苏。
相关数字一目了然地说明了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和随后的复苏过程。中国是最初的疫情中心,但其经济与社会在2020年春季开始复苏,到秋季已经实现连续几个月没有国内感染病例。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大幅负增长,但到第三季度已经实现强力反弹。
中国正将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教训纳入制度建设。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认识到需要建立传染病快速响应机制;各级政府官员应该开展更加有效的防疫工作;要发动广泛…